【资料图】
北宋熙宁九年(公元1076年),28岁的曾安止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,高中进士。他先后被朝廷委任为丰城(今江西省丰城市)主簿、彭泽(今江西省彭泽县)知县,为官期间“检身清勤,莅事端敏,而导民以孝为本,故政誉蔼然”。
作为七品芝麻官的曾安止知道,水稻是江南的主要农作物,要让老百姓过上温饱生活,保证水稻高产稳产是关键所在。所以,曾安止在公干之余,一头扎进田间,与农民们一道,探索水稻栽培技术,培育水稻新品种。
后来,曾安止患上眼疾,于是上奏朝廷,辞去官职,回到“地产嘉禾、和气所生”的家乡——江西泰和县文溪村。回乡之后,他一边医治眼疾,一边继续潜心研究水稻栽培技术,并在宋哲宗绍圣元年(公元1094年),完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水稻专著——《禾谱》。
《禾谱》一书篇幅不长,约有四千字,全书由“序”和“正文”两部分组成。在“序”中,曾安止道出了写作《禾谱》的初衷:“尝集牡、荔枝与茶之品,为经及谱,以夸于市肆。予以为农者,政之所先,而稻之品亦不一,惜其未有能集之者。”作者说,在市面上,经常可以看到牡丹、荔枝、茶等花卉植物的书籍,而作为以农为本的国度,却没有一本介绍水稻的书籍,所以他要开一个先河。
梳理《禾谱》的正文,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内容。一是讲解水稻的名称。“稻有总名,有复名,有散名。曰谷云者,举凡种以为言。”二是讲解水稻的栽培技术。《芸稻篇》中写道:“大抵耘治水田之法,必先审度形势,先於最上处潴水,勿令走失,然后自下旋放旋芸之。其法须用芸爪。不问草之有无,必遍以手排漉,务令稻根之傍,液液然而后已。荆扬厥土涂泥,农家皆用此法。又有足芸,为木杖如拐子,两手倚以用力,以趾塌拔泥上草秽,壅之苗根之下,则泥沃而苗兴,其功与芸爪相类,亦各从其便也。今创有一器,曰耘荡,见农器谱,以代手足,工过数倍,宜普效之。纂文曰,养苗之道,锄不如耨……锄后复有薅拔之法,以继成锄之功也。夫稂莠秕稗,杂其稼出,盖锄后茎叶渐长,使可分别,非薅不可,故有薅鼓、薅马之说。”在这里,作者对如何蓄水保水、加强肥水管理、锄草薅秧等,加以详细说明。三是介绍了水稻的不同品种。在《禾品篇》中,他告诉人们,在当时的泰和县及周边地区,就有30多个水稻品种。其中,有12种粳早稻、10种糯早稻;有8种粳晚稻、12种糯晚稻; 稻米的颜色不但有白色,还有红色、黄色、黑色等。从他的介绍中不难看出,在中国古代,水稻品种、稻米颜色也是琳琅满目。书中还指出,人们要敬畏上天、遵循自然规律,要“有爱重之心”,爱惜耕牛等。
就在曾安止写就《禾谱》的1094年,刚上任定州知州不久的苏轼,突然连遭几度贬谪,最后被发配到蛮荒的岭南惠州。在前往惠州途中,苏轼路过庐陵(今江西省吉安市),与已近双目失明的曾安止在这里得以相见。曾安止十分敬重苏轼,捧出自己的这部《禾谱》送给他。苏轼随即加以阅读,并写了一首《秧马歌》相赠。在诗的前面,苏轼写有一段“序”:“过庐陵,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,出所作《禾谱》。文既温雅,事亦详实,惜其有所缺,不谱农器也。予昔游武昌,见农夫皆骑秧马。以榆枣为腹欲其滑,以楸桐为背欲其轻,腹如小舟,昂其首尾,背如覆瓦,以便两髀,雀跃于泥中,系束藁其首以缚秧。日行千畦,较之伛偻而作者,劳佚相绝矣。《史记》禹乘四载,泥行乘橇。解者曰,橇形如箕,擿行泥上。岂秧马之类乎?”苏轼称赞《禾谱》“文既温雅,事亦详实”,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对水稻栽种所需农具的记载。于是,苏轼对广泛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——“秧马”加以推介,“附于《禾谱》之末云”。
北宋元符元年(公元1098年),50岁的曾安止溘然而逝。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后的南宋嘉泰年间,曾安止的侄孙,担任耒阳(今湖南省耒阳市)县令的曾之谨,撰写了一部《农器谱》,弥补了《禾谱》的缺憾。
(贾登荣)